酸碱性食品理论有多不靠谱?
酸碱性食品的理论如此受到大家的欢迎,最大的原因在于它的简单明了。公众没有办法像理解“地球是圆的”一样去理解营养学里的那些复杂的实验数据然后自己做判断,而酸碱性体质理论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了,因为它简单好懂。
丨“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的概念
尽管酸性体质或者碱性体质的说法比较无厘头,但食品的酸碱确实是存在的。“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的说法并不新鲜,并且也是有依据的,即根据食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之后的灰分酸碱性来区分食物。这个分类法对于食品在体内的代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却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食物在我们人体内的转化非常复杂,绝非像在空气中一把火烧掉这么简单。
比如,N元素在燃烧的时候主要变为氮气,但在我们体内则大部分以氨基酸的形式存在,并且是很多生物碱的中心原子,那么在体内它可以起到提高pH值的作用;再比如硫元素,燃烧的时候都变成三氧化硫了,遇水成硫酸,当然被认为是酸性的,可问题是硫元素在我们体内形成了很多酶的中心原子,与金属配位,化合价常显二价,和显六价的硫酸没有一丁点关系。再说钙离子,燃烧之后的灰分按氧化物算,遇水生成氢氧化物,是强碱,可是在人体中,90%以上的钙都是以固体的形式存在,碱性虽强,却体现不出来。
顺便要说一句的是,很多分析碱性食物的专家说金属离子是碱性物质的说法是不符合化学常识的,化学理论中金属阳离子是酸,只是酸性不同,铁离子、铝离子是较强的酸,镁离子呈弱酸性,钠、钾和钙离子的酸性几乎可以忽略,能不能呈碱性看的是阴离子,例如碳酸根的碱性就比碳酸氢根要强,碳酸钠就是较强的碱,而碳酸氢钠只是很弱的碱。所以从食物燃烧之后的成分来推断食物在人体内的酸碱性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外行的做法。
再来看看酸性食物一般是些什么食物。根据食物中的元素成分可以简单地将肉、蛋、谷类、植物油划分为酸性食物,与此对应的是,水果、蔬菜、牛奶、藻类等则是碱性食物。这些食物的分类没有什么争议,支持酸碱食品影响体质这一理论的专家恐怕需要先提出一套说法,证明一下为什么属于酸性食物的谷物是全球主要人群的主食。
丨既然酸碱体质的说法毫无依据,那么这个理论为什么还能这么火?
不可否认,碱性食物中有很多食物是我们生活中必须要广泛摄取的,尤其是蔬菜和水果,但据此来否定酸性食物实在是无稽之谈。不说这些花里胡哨的理论背后是不是有一些营销理念,就单为我们的健康来考虑,拒绝酸性食物就是拒绝健康。
作为酸性食物的谷物自然是我们的主食,蛋是最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植物油虽然能量高,但维生素A、D、E、K都是脂溶性的,植物油可以协助我们的身体吸收,更何况很多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是我们身体不可或缺的。肉也好、鱼也罢,虽然有着很多禁忌,例如高血脂的人群应限制肉类的摄入,而高嘌呤的人群对海鲜比较敏感,但它们也都是我们食谱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孕妇和发育期间的小孩,不吃鱼和肉,成天吃所谓的碱性食物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还有富含蛋白质、油脂和磷脂的豆类,如果信了那一套多吃碱性食物理论的,连豆类都不能多吃,难道真就打算靠牛奶来保证每天的蛋白质需求吗?每天只摄入酸性食品确实有着很多的问题,但是只吃碱性食品,营养不良的风险便会有所提升。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之间,根本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如何组成一个营养丰富的平衡食谱才是大问题。
用英文搜索同样的关键词,可以发现国外对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的“研究”远没有中国这么发达,国内这方面的“专家”可以向世界顶尖去努力。国人之所以更容易亲信这种理论,恐怕和传统的阴阳论有一定的关联。不过如果真的理解了“阴阳”的思想,应该至少可以想明白一个问题,任何食物都有阴阳两面,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不好,所以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抛弃那些所谓的酸碱理论吧,各种食物广泛摄取保持平衡才是关键。
(来源:咸阳市营养学会)
投稿:请发ruomao#hotmail.com(#换成@)
删稿:本站部分内容为会员转载,如需删除请发至编辑邮箱处理!
建议:本站是养生门户网,分享的产品大多是食品为主,不能代替药物。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但不保证每个人食用后有同样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转自互联网,如您有大病,建议您去看医生!我们理念是当下就要养生!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 养生从当下开始!不论你是30岁,还是60岁...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