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婴儿趴睡窒息”的消息在网上引发关注:4月16日下午,一名新手妈妈在“某付费睡眠引导群”提问,称小孩翻身趴着睡觉一直哭,想向群内的老师寻求帮助,群友答“不是大哭就没事”,然而约两小时后,这位妈妈在群内表示孩子嘴唇发紫,最终孩子不幸身亡。
让人痛心的是,在宝宝陷入死亡的这两小时里,她的妈妈一直都在微信群里咨询,聊天记录和视频都发在群里,相当于一次死亡的全程“直播”,却没走进房间看看孩子状况到底如何……
婴儿挣扎两小时
妈妈在微信群里不断“汇报”
事件中的妈妈在线上参加了一个“训练婴儿睡眠”的课程,主要是锻炼孩子从小就和母亲分房睡的能力,她因此加入了某个付费指导群,根据指导让三个月大的孩子自己在房间里午睡,妈妈在外面看监控,训练宝宝独立入睡的能力。
此前有网友找到了相关监控视频,据视频显示,孩子在睡眠过程中翻了身,却没办法自己再翻过来,就一直保持着趴睡的姿势,而且小脚还不小心卡在了婴儿车的栏杆缝隙里。在此后的两个小时里,能看到宝宝经历大哭、抖动和体力耗尽的全过程……
据网上曝光的聊天记录,当天下午1点01分,这位妈妈上传了一段视频并提问“这个哭声是不是要去帮她翻过来呢?”“我在门口急死了,好怕闷到”。她连续问了多遍,但群里的“老师”并未回复。
下午1点57分,这位妈妈听到了宝宝脸抵在床上的声音,着急地在群里求助。群友们积极支招,有人答“不是大哭就没事”……
2点10分,这位妈妈说,“没声音了,我怕她闷死”。有群友却称“宝宝解锁了趴睡技能”,还有群友称“你又可以追剧了”……
直到下午3点,她叫宝宝起床吃奶走进房门,才发现孩子已经不对了。而距离她发现孩子没声,已经过去了1个小时……
从聊天记录中可以看出几个关键信息:一是这个群中是有专门的引导老师的,但是不确定老师是否具备专业的育儿资质;二是从时间来看,孩子至少在死亡线上挣扎了有2个小时,这位妈妈却没能抓住任何一个挽救孩子生命的机会;三是这个群中还有不少宝妈,都在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类似的训练。
这之后,宝宝妈妈还在群中发出了床单上的血迹,不难想象孩子在挣扎着大哭、却得不到妈妈抚慰的时候会有多么难受……
最终孩子不幸身亡……事发后,这位妈妈还继续在群里提问:结扎后还能再生吗?老天怎么这样对我,我女儿才三个月。
涉事机构被网友“扒皮”
婴儿“睡眠训练”并不鲜见
据悉,3月份,这位母亲曾购买过一家叫“芝士小馄饨”的付费课程并加入该群。据了解,这家机构提出了一套宝宝睡眠理论,其中有一个观点就是:宝宝在几个月的时候,会有一个“翻身倒退期”,这阶段宝宝晚上睡觉会不停的翻身,直到宝宝会趴睡了,才算完成“解锁趴睡”这个任务,结束倒退期。而群里有“老师”会提供训练婴儿独立睡觉的“指导”,让婴儿跟母亲分房睡,并且睡在完全漆黑的空间里。
4月19日,芝士小馄饨团队发表声明,称网传信息不实。
声明中称:孩子直接死因并非趴睡,早先购买的育儿咨询服务已于3月31日停止,且与当事母亲沟通过,孩子具体死因不便透露。
记者今天在微信搜索“芝士小馄饨”,并未发现相关公众号。有网友贴图显示,该账号已被腾讯关闭。
此外在“知乎”上搜索“婴儿趴着睡”“婴儿能不能趴着睡”等类似问题,也能在回复中找到“芝士小馄饨”贴出的肯定回答。
此事引发了网友们强烈气愤,除了批评这位妈妈的做法,更多网友质疑售卖课程机构的相关资质,认为应该追究其责任。还有网友贴出了疑似该机构的其他案例。
有网友说:“支持妈妈们交流分享育儿经验,有些皮肤干燥红疹这些问题在群里咨询很正常,但有些娃都受伤了、发烧了之类的,第一时间不去找医生,而是发群里问大家怎么办真的醉了,去问医生啊!”
“宝宝一岁以内,无条件回应需求……他们哭了,就是有需求,就是需要安抚。”
还有网友说:“好想去把宝宝翻个身!”
宝宝到底可不可以趴着睡?
相关专家介绍,4个月前的宝宝惊吓反射明显,当宝宝受到光线、声音和抖动等刺激时,这个反射会影响睡眠。俯趴的姿势可以减少该反射对睡眠的影响,也就是会睡得更踏实一点。但6个月前的宝宝还是最好仰睡!
另据美国儿科学会介绍:6个月以前的宝宝严禁趴着睡!因为较小的婴儿对于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还很弱,如果趴睡,宝宝很可能不会转动头部以确保自己的呼吸畅顺,也容易出现因口鼻被遮挡而窒息的情况,甚至造成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的发生。
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是指 1 岁以下的婴儿不明原因地突然死亡,SIDS 有时被称为“摇篮死”。SIDS发生于婴儿睡觉时,通常是在半夜到凌晨 6:00。几乎所有死于 SIDS 的婴儿都不足 6 个月。
因此,仰躺是小宝宝最安全的睡眠姿势。一般宝宝可以自主翻身后,SIDS的风险就没那么高了,所以是否可以趴着睡的分界线是:睡眠过程中宝宝是否可以自主翻身。
由于几乎所有的宝宝6个月时都可以自主翻身了,所以6个月之后的宝宝可以让他们自己决定用什么姿势睡觉,家长注意保持床上干净无杂物即可。
投稿:请发ruomao#hotmail.com(#换成@)
删稿:本站部分内容为会员转载,如需删除请发至编辑邮箱处理!
建议:本站是养生门户网,分享的产品大多是食品为主,不能代替药物。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但不保证每个人食用后有同样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转自互联网,如您有大病,建议您去看医生!我们理念是当下就要养生!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 养生从当下开始!不论你是30岁,还是60岁...90岁